泉归沧海近,树入楚山长
出处:《酬徐二中丞普宁郡内池馆即事见寄》
唐 · 柳宗元
鹓鸿念旧行,虚馆对芳塘。
落日明朱槛,繁花照羽觞。
泉归沧海近,树入楚山长。
荣贱俱为累,相期在故乡。
落日明朱槛,繁花照羽觞。
泉归沧海近,树入楚山长。
荣贱俱为累,相期在故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鹓鸿:古代传说中的凤凰类鸟,象征高洁。虚馆:空旷的馆舍,可能指作者的居所。
芳塘:美丽的池塘,形容环境优美。
朱槛:红色的栏杆,形容建筑的华丽。
泉归沧海:比喻泉水仿佛流向大海,象征远方。
楚山:泛指南方的山,这里可能暗示作者的故乡。
荣贱:荣耀与屈辱,人生的两种状态。
累:束缚,牵累。
相期:约定,期望。
故乡:指作者的出生地或心之所向。
翻译
天鹅怀念旧日的行程,空荡的馆舍面对着芬芳的池塘。夕阳照亮了红色的栏杆,盛开的花朵映照在酒杯上。
泉水似乎回归到遥远的大海附近,树木延伸入楚地的山脉绵长。
无论是荣耀还是屈辱都成为束缚,我们约定在故乡重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和深远的情感寄托。开篇"鹓鸿念旧行,虚馆对芳塘"设定了一个幽静的环境,鹓鸿是水鸟的一种,念旧行则是它们栖息的地方,而虚馆即为空寂的居所,这两者相对,构成了一幅闲适自得的图景。
接着"落日明朱槛,繁花照羽觞"中,落日的光辉映照在朱红色的栏杆上,繁花则映照着羽觞(可能指水鸟的羽毛或是它们栖息的小岛),这样的描写不仅美化了景色,同时也为诗人平添了一份闲适的情怀。
"泉归沧海近,树入楚山长"一句,则是对远处景致的描绘。泉水流向辽阔的大海,而树木则深入到遥远的楚山之中,这两者的“归”与“入”,既展示了自然景物的壮观,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归属感和永恒的追求。
最后"荣贱俱为累,相期在故乡"一句,则是对人生境遇的一种反思。无论是荣耀还是卑贱,都不过是世间的重负,而真正的情谊与期待,却是在那遥远而熟悉的地方——故乡。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宿和情感寄托的深切情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纷争,追求精神宁静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