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王子猷,夜访戴安道
出处:《题竹雪山房为王御史作二首》
明 · 胡奎
有竹岂不佳,有雪亦自好。
金声来户外,玉气出林表。
昔闻王子猷,夜访戴安道。
当时有此君,相见必倾倒。
千载回舟兴,至今犹未了。
引领仰高风,何由写怀抱。
卓哉岁寒姿,贞白永相保。
金声来户外,玉气出林表。
昔闻王子猷,夜访戴安道。
当时有此君,相见必倾倒。
千载回舟兴,至今犹未了。
引领仰高风,何由写怀抱。
卓哉岁寒姿,贞白永相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与雪共存的清雅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文人雅趣的融合。首句“有竹岂不佳,有雪亦自好”开门见山,表达了对竹与雪并存之景的喜爱之情。接着,“金声来户外,玉气出林表”运用比喻,将竹叶在风中摇曳的声音比作金声,将雪光映照下的竹林比作玉气,生动地描绘了竹林在雪中的静谧与高洁。
“昔闻王子猷,夜访戴安道。当时有此君,相见必倾倒。”这里引用了晋代名士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借以表达诗人对竹子品格的敬仰,以及希望与竹同为知己的愿望。“千载回舟兴,至今犹未了。”则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美景的长久怀念和向往,即使千年之后,这份情感依然未曾消散。
最后,“引领仰高风,何由写怀抱。卓哉岁寒姿,贞白永相保。”诗人以“引领”二字,表达了对竹子高洁品质的仰慕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渴望像竹子一样保持贞白、坚韧不拔的心愿。整首诗通过对竹与雪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