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中看走马,林下恣闲游
出处:《偈颂九十三首 其七十三》
宋 · 释梵琮
山中上元节,天上野云收。
豁开广寒殿,清光射斗牛。
姮娥与灯正,耿耿相应酬。
一点难瞒处,灯毬挂树头。
笼中看走马,林下恣闲游。
吹灭旧纸撚,泼翻投子油。
暗中有路明如日,露柱相逢笑不休。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豁开广寒殿,清光射斗牛。
姮娥与灯正,耿耿相应酬。
一点难瞒处,灯毬挂树头。
笼中看走马,林下恣闲游。
吹灭旧纸撚,泼翻投子油。
暗中有路明如日,露柱相逢笑不休。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鉴赏
这首宋朝释梵琮的诗描绘了山中上元节(元宵节)的景象。首句“山中上元节,天上野云收”展现了节日在宁静山中的氛围,云彩散去,天空显得格外开阔。接着,“豁开广寒殿,清光射斗牛”将月光比喻为广寒宫的清辉,照亮了整个夜空,照耀着北斗和牵牛星。
诗人进一步通过“姮娥与灯正,耿耿相应酬”来描绘明亮的月光与人间的灯火相映成趣,嫦娥仿佛也在欣赏这明亮的景象。接下来,“一点难瞒处,灯毬挂树头”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灯笼挂在树梢的场景,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气氛。
“笼中看走马,林下恣闲游”写人们在灯笼下游玩,欢庆的气氛浓厚。然后,“吹灭旧纸撚,泼翻投子油”描述了人们燃放烟火的瞬间,旧纸燃烧,投子油泼洒,增添了节日的热烈和欢乐。
最后两句“暗中有路明如日,露柱相逢笑不休”形象地表达了月光下的道路明亮如白昼,人们相遇时笑声不断,充满了喜悦。诗人以“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作结,寓意月光虽明亮,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情感更为重要,无需借助如钩的月形来传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山中上元节的欢乐与祥和,以及人与自然、人间的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