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瓣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
出处:《题陆子泉上祠堂》
宋 · 杨万里
先生吃茶不吃肉,先生饮泉不饮酒。
饥寒祗忍七十年,万岁千秋名不朽。
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传。
一瓣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
麒麟图画冷似铁,凌烟冠剑消如雪。
惠山成尘惠泉竭,陆子祠堂始应歇,山上泉中一轮月。
饥寒祗忍七十年,万岁千秋名不朽。
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传。
一瓣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
麒麟图画冷似铁,凌烟冠剑消如雪。
惠山成尘惠泉竭,陆子祠堂始应歇,山上泉中一轮月。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吃茶:喝茶。肉:肉类食物。
饮泉:饮用泉水。
饮酒:喝酒。
饥寒:饥饿和寒冷。
万岁千秋:极言时间长久。
惠泉:指陆子泉。
陆子:指陆羽,唐朝著名茶学家。
佛香:供奉佛像的香。
衲子:佛教僧侣。
茶仙:对陆羽的尊称。
麒麟图画:描绘麒麟的画作。
凌烟冠剑:形容画像上的功绩。
惠山:地名,指无锡惠山。
祠堂:供奉神灵或先人的建筑物。
一轮月:明亮的月亮。
翻译
先生喝茶不食肉,先生饮水不饮酒。忍受饥饿寒冷仅七十年,万世千秋英名永流传。
这泉水因此被命名为陆子泉,陆子之名和泉一同被传颂。
佛香一缕供奉他的遗像,众多僧人膜拜他为茶仙。
麒麟图描绘的景象冷若铁,画像上的功绩像冰雪般消融。
惠山化为尘土,惠泉干涸,陆子祠堂才显得宁静,山中泉边映照着一轮明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高士,通过对其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这种清高脱俗境界的向往。首句“先生吃茶不吃肉”即设定了这样一种清贫自守的生活形态,而“饮泉不饮酒”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隐者对于自然之物的喜爱和纯净无染的品性。
接下来的“饥寒祗忍七十年,万岁千秋名不朽”表达了对这位高士长寿且声名永存的美好愿望。这里的“七十年”可能暗指《易经》中“天命之年”,即人生的自然周期,而“万岁千秋”则是对其德行和精神追求得以传承不朽的期许。
“惠泉遂名陆子泉,泉与陆子名俱传”这两句强调了高士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字和美誉。这里的“惠泉”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陆子”则是对隐者的尊称。
以下几句“一瓣佛香炷遗像,几多衲子拜茶仙。麒麟图画冷似铁,凌烟冠剑消如雪。”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形象地展现了高士生活中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其在艺术上的造诣。这不仅仅是对隐者个人修养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种精神境界的深切向往。
最后两句“惠山成尘惠泉竭,陆子祠堂始应歇,山上泉中一轮月。”则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建筑物的描绘,再次强调了高士与自然之间的密不可分,以及这种关系在时间长河中的持久性。这里“一轮月”可能象征着永恒和纯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隐者的生平及其精神世界的赞美,更是诗人对于清贫、超脱和自然之美的一种深情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