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
出处:《诗三百三首 其四十六》
唐 · 寒山
谁家长不死,死事旧来均。
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
黄泉无晓日,青草有时春。
行到伤心处,松风愁杀人。
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
黄泉无晓日,青草有时春。
行到伤心处,松风愁杀人。
注释
长不死:指长生不老药或永生。旧来均: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八尺汉:形容身材高大的人。
一聚尘:比喻人的死亡,化为尘土。
黄泉:阴间,地下世界。
青草有时春:象征生命的轮回,即使在阴间也有春天。
伤心处:令人悲伤的地方。
松风愁杀人:松林间的风声使人更加感到悲伤和忧愁。
翻译
谁家有长生不老药,死亡自古以来都是常态。开始想起那身高八尺的壮年,转眼间化为一堆尘土。
黄泉之下没有黎明,只有永恒的黑暗,青草却在人间轮回逢春。
行至令人悲痛之处,松林间的风声更添忧愁。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寒山的作品,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谁家长不死,死事旧来均”两句,直接点出了死亡是一个普遍而古老的事实,没有哪个家庭能避免生离死别。这是对人世间共同命运的一种悲观认识。
“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这里的“八尺汉”指的是人的尸体,因为古代以“尺”为单位,成人大约八尺。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生前的回忆和对其转瞬即逝、化为尘土的感慨。
“黄泉无晓日,青草有时春。”黄泉指的是地下或阴曹之处,即死者的归宿之地。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以及自然界中生命与死亡并存的哲理。
最后,“行到伤心处,松风愁杀人。”这两句则是诗人的个人感受,表达了在特定的环境(如古墓、荒野等)中,因思念逝者而产生的深切哀伤。这里的“松风”往往与凄清、孤寂的氛围相联系,加剧了诗人的悲痛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死亡以及自然界中生死交织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