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迁再谪过儋耳,笠屐行歌烟瘴乡
东坡先生白玉堂,嬉笑怒骂皆文章。
南迁再谪过儋耳,笠屐行歌烟瘴乡。
平生节义应自许,皦若烈日当空明。
一朝骑龙居帝旁,遗墨散落人间藏。
经营意匠入遐思,掘笔风雨翻涛江。
金镞饮羽猛兽伏,铁网出海珊瑚长。
白头门客太史黄,挂席皖口南风凉。
仰瞻天柱嗟往事,二十八字锵琳琅。
两公书法宗钟王,龙跳虎卧鸾回翔。
如何宣和不见录,有愧京下名相望。
昔陪外史龙井阳,壁间墨君兀老苍。
祝融骑之上天去,抚卷兴怀憎慨慷。
南迁再谪过儋耳,笠屐行歌烟瘴乡。
平生节义应自许,皦若烈日当空明。
一朝骑龙居帝旁,遗墨散落人间藏。
经营意匠入遐思,掘笔风雨翻涛江。
金镞饮羽猛兽伏,铁网出海珊瑚长。
白头门客太史黄,挂席皖口南风凉。
仰瞻天柱嗟往事,二十八字锵琳琅。
两公书法宗钟王,龙跳虎卧鸾回翔。
如何宣和不见录,有愧京下名相望。
昔陪外史龙井阳,壁间墨君兀老苍。
祝融骑之上天去,抚卷兴怀憎慨慷。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诗,以苏轼(东坡先生)为题材,表达了对苏东坡书法艺术的敬仰以及对其人生经历的感慨。诗中提到“白玉堂”、“南迁再谪”、“儋耳”等,描绘了苏轼坎坷的人生道路,他的作品如同“文章”,嬉笑怒骂皆具深意。诗人感叹苏轼的节义如烈日般明亮,即使身处“烟瘴乡”,仍能保持高洁。
“一朝骑龙居帝旁”象征着苏轼的文学成就,而“遗墨散落人间藏”则表达了其书法作品的流传。接下来,诗人赞美苏轼书法的艺术造诣,如“金镞饮羽”、“铁网出海”等比喻,形象生动。袁华以“白头门客太史黄”自比,表达对苏轼的追随与敬仰。
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在龙井阳陪伴苏轼的经历,感叹时光荏苒,苏轼的书法未能被崇宁时期的官方收录,流露出对苏轼未得更大认可的遗憾。整首诗情感真挚,对苏东坡的评价既高度赞扬又带有一丝惋惜,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