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其忠,策名颜行
出处:《赠张彊赴曲江教》
宋 · 赵汝腾
圣人立教,以中为常。
不得中行,取獧取狂。
未见狂者,吾里有张。
议论杰然,名压上庠。
恶彼佞臣,请剑尚方。
使终天彝,蚕绩蟹筐。
天鉴其忠,策名颜行。
筮仕分教,九龄之乡。
惟九龄公,非血气刚。
忧深虑远,性端行良。
禄山尚微,测其陆梁。
国忠林甫,恶未披猖。
公预窥之,知其乱唐。
仁必有勇,令名无疆。
彼元忠辈,初志激昂。
一遇摈抑,尽敛锋铓。
媕娿喑哑,不敢否臧。
自谓得计,爵禄之场。
丧已丘山,得不毫芒。
士辨薰莸,与道存亡。
何以臻兹,惟学问将。
弱翁懋哉,以保令芳。
不得中行,取獧取狂。
未见狂者,吾里有张。
议论杰然,名压上庠。
恶彼佞臣,请剑尚方。
使终天彝,蚕绩蟹筐。
天鉴其忠,策名颜行。
筮仕分教,九龄之乡。
惟九龄公,非血气刚。
忧深虑远,性端行良。
禄山尚微,测其陆梁。
国忠林甫,恶未披猖。
公预窥之,知其乱唐。
仁必有勇,令名无疆。
彼元忠辈,初志激昂。
一遇摈抑,尽敛锋铓。
媕娿喑哑,不敢否臧。
自谓得计,爵禄之场。
丧已丘山,得不毫芒。
士辨薰莸,与道存亡。
何以臻兹,惟学问将。
弱翁懋哉,以保令芳。
鉴赏
这首宋诗赞扬了张彊的道德品质和洞察力。诗的开头提到圣人之道以中庸为本,强调偏离中道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接着描述张彊才识出众,名声显赫,他厌恶奸佞之人,表现出忠诚和正义。诗人提到张彊在禄山尚未作乱时就预见到了唐朝的危机,显示出他的远见卓识。
诗中称赞张彊性格端正,仁勇并重,即使在仕途受挫后,仍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对比其他官员如元忠等人,他们起初意气风发,但一旦遭遇挫折就失去了锐气。诗人以此鼓励张彊继续坚持学问之道,保持高尚品行,以弱翁之姿守护美德。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张彊的道德品质和智慧的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知识分子坚守道义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