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杜同谷怨长镵柄,马伏波思下泽车全文

杜同谷怨长镵柄,马伏波思下泽车

宋末元初 · 方回
凤凰山下隐君庐,水竹宽閒十亩馀。
稚子已能题砌叶,饮徒时许共畦蔬。
杜同谷怨长镵柄,马伏波思下泽车
何似此公一丘壑,潸心逸兴酉阳书。

拼音版原文

fènghuángshānxiàyǐnjūnshuǐzhúkuānxiánshí

zhìnéngyǐnshígòngshū

tóngyuànchángcáibǐngxiàchē

gōngqiūshānxīnxīng西yángshū

注释

凤凰山:地名,可能指代某座有凤凰象征意义的山。
君庐:主人的居所,这里指隐士的房屋。
水竹:水边的竹林,常用来形容环境清幽。
稚子:小孩子。
题砌叶:在墙上题写落叶,可能是孩子玩耍或学习写字。
饮徒:饮酒的朋友。
许共:允许一起。
畦蔬:菜园里的蔬菜。
杜同谷:杜甫的别号,唐代著名诗人。
长镵柄:长柄的农具,象征艰辛的农事劳动。
马伏波:马援,东汉名将,以勇猛著称。
下泽车:古代的一种战车,马援曾使用过,此处借指他的军事生涯。
一丘壑:指山水田园,隐士的生活环境。
潸心:心情感动。
逸兴:超脱世俗的兴趣或情怀。
酉阳书:酉阳,地名,这里泛指隐士的诗书,可能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等。

翻译

凤凰山下藏着你的小屋,四周环绕着宽阔的水竹林。
年幼的孩子已经能写下墙壁上的落叶,朋友们时常聚在一起共享菜园的蔬菜。
杜甫哀叹长锄的孤独,像马援怀念曾经的战车和沼泽征战。
哪里比得上先生你,满足于山野生活,心情舒畅,就像酉阳书中的隐逸之志。

鉴赏

诗人以凤凰山下隐君庐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光图。开篇即点出“水竹宽閒十亩馀”,勾勒出一片恬淡自若的生活场景。这里的“水”与“竹”相得益彰,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氛围,而“十亩馀”则显现了园林的宽广与丰饶。

接着,“稚子已能题砌叶”,表明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即便是幼小的孩子也开始懂得如何欣赏大自然,甚至能够参与到园艺之中,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反映出他对于后代教育的关注。

“饮徒时许共畦蔬”一句,则进一步描绘出主人公与友人们在此享受简朴美好的时光,共同品尝着园中长出的野菜。这里的“饮徒”指的是无拘无束的饮宴,而“共畦蔬”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与朋友们之间纯真的情谊。

然而,“杜同谷怨长镵柄,马伏波思下泽车”两句却带来了一丝忧郁。诗人通过对古代忠臣义士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内心的失落感。这里的“杜同谷”、“马伏波”都是历史上的忠诚典范,他们的故事被用来比喻诗人自己的处境和情感。

最后,“何似此公一丘壑,潸心逸兴酉阳书”则是诗人对眼前景象与内心世界的总结。这里的“此公”指的是隐居于山林之中的君子,而“一丘壑”则形容其生活的自足与宁静。“潸心逸兴”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最后,“酉阳书”则是对这份宁静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