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尽老辣姜桂性,独食太和主寿昌
出处:《洞庭湖登君山醉歌用杜公寄韩谏议注一首韵》
清 · 潘曾沂
潘子六月游岳阳,欲觅君山老木床。
三生注定一宿觉,假寐悯斯萝蔓荒。
君山返照入我镜,腾踔白猿飞剑霜。
溺泥老象叱不起,欲以铁钩钩凤凰。
云中之人坐衡岳,吹竹发声满潇湘。
安得玉子白玉浆,灌而注之元膺旁。
蓬头狡狯戏幽阙,赤松愿弃孺子良。
老龙下天摇尾乞,孙公见之神内伤。
与以刀圭六七服,中有君山仙酒香。
化尽老辣姜桂性,独食太和主寿昌。
酒香路滑石凿凿,潘子坐守三鼓堂。
三生注定一宿觉,假寐悯斯萝蔓荒。
君山返照入我镜,腾踔白猿飞剑霜。
溺泥老象叱不起,欲以铁钩钩凤凰。
云中之人坐衡岳,吹竹发声满潇湘。
安得玉子白玉浆,灌而注之元膺旁。
蓬头狡狯戏幽阙,赤松愿弃孺子良。
老龙下天摇尾乞,孙公见之神内伤。
与以刀圭六七服,中有君山仙酒香。
化尽老辣姜桂性,独食太和主寿昌。
酒香路滑石凿凿,潘子坐守三鼓堂。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潘曾沂所作的《洞庭湖登君山醉歌》,以杜甫的风格为韵脚,描绘了潘子六月游览岳阳时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和神话色彩,如寻找老木床、君山返照、白猿剑霜、老象戏珠等,展现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和神秘传说。
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凡之物的向往,如“云中之人”、“铁钩钓凤凰”、“玉浆注元膺”等,寓言式的表达中透露出对长生不老、仙道的追求。同时,也借“狡狯戏幽阙”、“赤松弃孺子”等典故,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超脱世俗的渴望。
结尾处,“酒香路滑石凿凿”,形象地描绘了醉酒后的迷离状态,而“潘子坐守三鼓堂”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对当下情境的沉浸。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和哲理,体现了潘曾沂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