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月波走金蛇,入我清尊里全文

月波走金蛇,入我清尊里

金 · 赵秉文
今夕知何夕,白露涵秋空。
褰衣踏明月,如在琼瑶宫。
细数秋兔毫,桂树何玲珑。
当年谁所种,翳此天公瞳。
清光知人意,飞影入杯中。
流霞酌不尽,清光浩无穷。
我欲溯白云,一访东坡翁。
扁舟下赤壁,此乐将无同。
畴昔缟衣仙,化作羽衣僮。
酒酣邀我去,鹤背冷松风。
灵宫夜醮馀,香雾飞不起。
更衣步石坛,风露浩如洗。
月波走金蛇,入我清尊里
引杯不复疑,弓影正如此。
夜深闻雁过,歘见巾落几。
松閒龙一吟,风庭应落子。
空中步虚声,隐隐犹未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赵秉文在祭拜太一之后,面对满月的壮丽景象,展开的一系列内心情感与想象的抒发。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古代神话的遐想。

首句“今夕知何夕,白露涵秋空”,点明了时间与环境,白露初降,秋空澄净,为后续的月夜景色铺垫。接着,“褰衣踏明月,如在琼瑶宫”一句,诗人仿佛置身于月宫之中,以“褰衣”(提起衣裳)的动作,表达了对月光的亲近与向往。通过“琼瑶宫”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月光下的清冷与神秘。

“细数秋兔毫,桂树何玲珑”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夜下的桂树,兔毫(传说中的月宫中玉兔所用之笔)与玲珑的桂树相映成趣,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接下来,“当年谁所种,翳此天公瞳”一句,借由对桂树来历的疑问,引出了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思考。

“清光知人意,飞影入杯中”表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融,月光似乎理解了诗人的内心,投射到酒杯中,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随后,“流霞酌不尽,清光浩无穷”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追求与欣赏。

“我欲溯白云,一访东坡翁”一句,透露出诗人渴望与古代文豪苏轼相会的愿望,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向往。接下来,“扁舟下赤壁,此乐将无同”则设想了自己乘舟游览赤壁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畴昔缟衣仙,化作羽衣僮”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仙人形象,穿着缟衣,化身为羽衣童子,增加了诗歌的奇幻色彩。接下来,“酒酣邀我去,鹤背冷松风”则通过饮酒后的畅谈与鹤背上的松风,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

“灵宫夜醮馀,香雾飞不起”描绘了祭拜活动后的余韵,香雾缭绕,充满了神圣与神秘的气息。最后,“空中步虚声,隐隐犹未已”则以空中传来的虚幻声音,结束了全诗,留下了深远的回响,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古代文化的向往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艺术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