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寻春何处客,映柳阿谁家全文

寻春何处客,映柳阿谁家

宋 · 梅尧臣
太守风流甚,吟笺写蜀麻。
寻春何处客,映柳阿谁家
蜡炬传新火,朱栏发旧花。
月光将欲满,特地炤铅华。

拼音版原文

tàishǒufēngliúshènyínjiānxiěshǔ

xúnchūnchùyìngliǔāshuíjiā

chuánxīnhuǒzhūlánjiùhuā

yuèguāngjiāngmǎnzhāoqiānhuá

注释

太守:指州郡长官。
风流:形容人有才情,风雅。
吟笺:吟咏的诗笺。
蜀麻:蜀地产的优质麻纸。
寻春:寻找春天。
客:游子,远行之人。
映柳:映衬在柳树下。
阿谁家:不知是谁的家。
蜡炬:蜡烛。
新火:新年或新岁的象征。
朱栏:红色的栏杆。
旧花:旧时的花朵。
月光:明亮的月光。
满:圆满。
炤:照耀。
铅华:这里指繁华景象或妆饰。

翻译

太守非常风雅,他的诗篇如蜀地的麻纸般细腻。
游子在寻找春天的脚步,不知何处是他的归宿,柳树下又是哪家人的宅院?
蜡烛传递着新年的火种,红色的栏杆上绽放着旧时的花朵。
月光即将圆满,特意照亮了这繁华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席呈》,描绘了太守的风雅情致和清明时节的景象。首句“太守风流甚”赞美了太守的文人风采,次句“吟笺写蜀麻”则暗示他在用蜀地特产的麻纸书写诗篇,展现出其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第三句“寻春何处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追寻,以及对游人的想象,可能是在问谁在这样的季节里寻找春色。第四句“映柳阿谁家”进一步描绘了春景,柳树下不知哪家的院落映入眼帘,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第五、六句“蜡炬传新火,朱栏发旧花”通过蜡烛传递新火和朱栏盛开的旧花,展现了清明时节的传统习俗和盎然生机。最后一句“月光将欲满,特地炤铅华”描绘了月色渐浓,明亮的月光洒在人们的妆容上,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太守的文人雅趣和清明节的春意盎然,富有生活气息和节日的欢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