褊性便幽隐,畏途思避逃
出处:《端峰往还三首 其二》
宋 · 赵蕃
甚厌穷居陋,聊为佛界遨。
追随有逢掖,应对属方袍。
褊性便幽隐,畏途思避逃。
明当与山别,回首念尘劳。
追随有逢掖,应对属方袍。
褊性便幽隐,畏途思避逃。
明当与山别,回首念尘劳。
翻译
非常厌恶简陋的居所,暂且在佛的世界中畅游。希望能遇到修行者,与他们交谈都是僧侣的服装。
我的性格喜欢安静隐秘,对于艰难的路途只想避开。
明天即将告别此地,回头又会想起尘世的烦恼。
注释
甚:非常。厌:厌恶。
穷居陋:简陋的居所。
聊:暂且。
佛界遨:在佛的世界中畅游。
追随:希望遇到。
逢掖:修行者,古代指衣襟宽大的衣服,此处代指僧侣。
应对:交谈。
属:都是。
方袍:僧侣的服装。
褊性:偏爱的性格。
幽隐:安静隐秘。
畏途:艰难的路途。
思避逃:只想避开。
明当:明天。
与山别:告别此地。
回首:回头。
念:想起。
尘劳:尘世的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端峰往还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简陋居所的厌倦,以及对佛教世界的向往。他渴望遇见有学问的僧侣,与他们交流,穿着僧袍应答,反映出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流露出对于险阻道路的畏惧,以及决定次日告别尘世烦恼,投身于山林修行的决心。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寻求解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