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
出处:《题赵生壁》
唐 · 李贺
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
冬暖拾松枝,日烟坐蒙灭。
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
曝背卧东亭,桃花满肌骨。
冬暖拾松枝,日烟坐蒙灭。
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
曝背卧东亭,桃花满肌骨。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开头两句“大妇然竹根,中妇舂玉屑”展示了农家妇女在春天从事的劳作场景。大妇可能是指年纪较大的妇女,她们正在田间除草;中妇则是在家中舂米,将玉一样的米粒舂得干净。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勤劳和纯朴,也反映出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
接下来的“冬暖拾松枝,日烟坐蒙灭”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情景。冬天的暖阳之下,主人公可能是在户外散步,无意间拾起了松枝,而室内升腾的炊烟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与满足。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季节和环境,展现了生活中的平淡与美好。
“木藓青桐老,石井水声发”进一步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木藓即是生长在树上的苔藓,它覆盖着古老的桐树,这些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产物;石井则是古井,但井中的水声依然清晰可闻。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静态与动态,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和永恒主题的赞美。
最后,“曝背卧东亭,桃花满肌骨”则是诗人在春日里享受阳光、沉浸于大自然之中的情景。东亭可能是一处可供人休憩的地方,主人公躺在那里,让温暖的阳光照耀着自己的背部,而周围则是盛开的桃花,使得整个身体都被这美好的景色所充盈。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凡生活中的美好、自然界中永恒与生命力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