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斫地烧畬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全文

斫地烧畬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

宋 · 杨万里
斫地烧畬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
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

注释

斫地:砍伐土地。
烧畬:烧掉杂草以准备耕种。
旋旋:迅速。
豆花:一种豆科植物,可食用。
麻荚:芝麻的果实。
菘:白菜的一种。
荒山:无人打理的山地。
遗土:剩余的土壤。
田父:农夫。
一饱:吃饱。

翻译

砍伐土地烧掉杂草,迅速开辟出新的田地,种上豆花、麻荚和菘菜。
荒芜的山上几乎连寸土都不剩,农夫们何时才能真正吃饱。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春日劳作景象的诗,通过对田间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斫地烧畬旋旋开"表明农事已开始,土地被翻耕,准备播种。"豆花麻荚更菘栽"则描绘春天作物的生长景象,其中“豆花”指的是豆类植物开花,“麻荚”是指向日葵或其他种子可食用的花卉,而“菘栽”可能是指种植菠菜等蔬菜。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农事的繁忙和生机勃勃。

然而,紧接着的是"荒山半寸无遗土"一句,这里所说的“荒山”可能并非真正荒凉,而是由于开垦严重导致山地被剥夺其自然覆盖,从而显得荒凉。"半寸无遗土"意味着几乎每一块土地都被利用起来,没有任何空间被浪费,这也反映了当时人口压力和对土地资源需求的紧迫。

最后,"田父何曾一饱来"则是诗人对于农民生活困境的感慨。这里的“田父”指的是耕种之人,即农民。“何曾一饱来”表达了农民长久以来都未能吃到一个饱腹饭的艰辛状况,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的贫困和农民生活的窘迫。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田间劳作景象,更深刻地揭示了农业社会中土地资源的紧张和农民群体的艰难生存状态,体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