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伏桥有志宁臣赵,左袒无期独为刘全文

伏桥有志宁臣赵,左袒无期独为刘

出处:《谒关公庙
明 · 邵宝
本来报效非心事,死后英魂肯再游。
白日在天书一纸,清风如水庙千秋。
伏桥有志宁臣赵,左袒无期独为刘
半部邱明真得力,儿曹空解颂君侯。

鉴赏

此诗《谒关公庙》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通过这首诗,邵宝表达了对关羽的敬仰之情。首句“本来报效非心事”,点明了关羽并非出于个人私心而选择报效国家,展现了其高尚的忠诚品质。接着,“死后英魂肯再游”一句,表达了关羽虽已逝去,但其英灵仍愿守护这片土地,流露出对关羽精神的深刻敬意。

“白日在天书一纸,清风如水庙千秋”两句,以“白日”与“清风”、“天书”与“水庙”的对比,描绘出关羽庙宇在时间长河中的永恒与宁静,象征着关羽精神的不朽。同时,也暗示了关羽事迹的流传与影响深远。

“伏桥有志宁臣赵,左袒无期独为刘”两句,运用典故,赞扬了关羽对主忠贞不渝的精神。其中,“伏桥”与“左袒”分别指代了关羽对赵王和刘备的忠诚,表现了他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改初衷。

最后,“半部邱明真得力,儿曹空解颂君侯”两句,借用了《春秋》典故,表达了关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他的赞誉。邵宝在此处巧妙地将关羽与《春秋》中的重要人物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关羽在历史长河中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谒关公庙》不仅赞美了关羽的忠诚、英勇和高尚品德,还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关羽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