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之境不可接,伏生口授音难聆
王鳣祥写《莲华经》,绀塔遭劫多飘零。
昨年友人携以示,楷法尚有唐仪型。
柰何孟蜀九经刻,残本仅得仇彤廷。
芳林先生今贾服,疏解经谊析渭泾。
丰城作令识剑气,获此至宝光晶荧。
轻装载归傲廉石,护持千古多神灵。
我闻汲汲访石室,舟中空望蓬莱青。
神仙之境不可接,伏生口授音难聆。
前继开成后嘉祐,安得于此分畦町。
酉阳斋头今忽睹,如睹天外堕凤翎。
细溯源流叩梗概,一时欲撞洪钟莛。
公言武林有一本,夭夭恐鞠心常名。
山谷家中实藏弆,张君亲款嫏嬛扃。
我应唯唯挟册走,直判一借酒罄瓶。
归来挑镫数较录,墨采眩目如奔星。
文为鲁昭二年传,征南注并雕岭嵤。
六物之占证册府,李君笔记嗤道听。
长歌追和纪岁月,后十五载摹轩棂。
昨年友人携以示,楷法尚有唐仪型。
柰何孟蜀九经刻,残本仅得仇彤廷。
芳林先生今贾服,疏解经谊析渭泾。
丰城作令识剑气,获此至宝光晶荧。
轻装载归傲廉石,护持千古多神灵。
我闻汲汲访石室,舟中空望蓬莱青。
神仙之境不可接,伏生口授音难聆。
前继开成后嘉祐,安得于此分畦町。
酉阳斋头今忽睹,如睹天外堕凤翎。
细溯源流叩梗概,一时欲撞洪钟莛。
公言武林有一本,夭夭恐鞠心常名。
山谷家中实藏弆,张君亲款嫏嬛扃。
我应唯唯挟册走,直判一借酒罄瓶。
归来挑镫数较录,墨采眩目如奔星。
文为鲁昭二年传,征南注并雕岭嵤。
六物之占证册府,李君笔记嗤道听。
长歌追和纪岁月,后十五载摹轩棂。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瞿中溶的诗,题为《孟蜀石经传世已希闻·程芳林明府藏有左传残本》,通过对程芳林明府收藏的孟蜀石经左传残本的描绘,表达了对古籍珍品的敬仰与感慨。诗人首先提及王鳣祥的《莲华经》遭遇劫难,对比之下,程氏所藏的左传残本显得尤为珍贵,因其书法仍保留唐代风貌。
诗人感叹孟蜀九经刻本的残缺,只有仇彤廷的抄本留存,而程氏的左传则如同“天外堕凤翎”,令人惊叹。他追溯了经书的历史渊源,认为这样的宝物能得以保存,实属不易,且提及了翁阁学的诗跋,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诗人借用“舟中空望蓬莱青”表达对石室秘境的向往,又以伏生口授的典故,强调了这部经书的传承价值。他还提到书中的内容丰富,如鲁昭二年的传记和征南注,以及对六物之占的考证,显示出其学术价值。最后,诗人以长歌的形式记录下这段发现与欣赏的经历,并表示十五年后仍将铭记。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古籍的珍贵,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知识传承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