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诵苏公诗,龙钟三十九
偶诵苏公诗,龙钟三十九。
身犹一方佐,名满天下口。
伊余射策年,与公颇先后。
虽忝大夫列,六载归南亩。
人间失意事,所历无不有。
多岐梦犹惴,百炼心欲朽。
雌黄堕齿颊,雄白空知守。
西风傲短褐,居然成野叟。
流年蠹书卷,残日渔杯酒。
用禅文寂寞,塞兑防秽呕。
斋前种白杨,萧瑟鸣虚牖。
顾谓吾季方,吾言汝知否。
今古伯仲名,无出苏公右。
风云壮接翼,天地老分手。
踯躅瘴海间,能无叹不偶。
万事吾敢如,一得颇无负。
蓼莪固永废,棠棣幸终友。
去去入吴山,相携共白首。
身犹一方佐,名满天下口。
伊余射策年,与公颇先后。
虽忝大夫列,六载归南亩。
人间失意事,所历无不有。
多岐梦犹惴,百炼心欲朽。
雌黄堕齿颊,雄白空知守。
西风傲短褐,居然成野叟。
流年蠹书卷,残日渔杯酒。
用禅文寂寞,塞兑防秽呕。
斋前种白杨,萧瑟鸣虚牖。
顾谓吾季方,吾言汝知否。
今古伯仲名,无出苏公右。
风云壮接翼,天地老分手。
踯躅瘴海间,能无叹不偶。
万事吾敢如,一得颇无负。
蓼莪固永废,棠棣幸终友。
去去入吴山,相携共白首。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对苏东坡诗作的读后感。诗人首先被苏轼诗中表达的衰老心境所触动,感叹自己虽与苏轼同年入仕,但早年即退居田园,相比之下较为清闲。他感慨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即使面对困境,仍保持对苏轼诗歌的敬仰,认为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无人能及。
诗中提到“雌黄堕齿颊,雄白空知守”,暗指批评和赞誉交织,但诗人更看重苏轼的才华和精神。他自比为“西风傲短褐,居然成野叟”,表明自己虽身处简朴,却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苏轼的崇敬。
诗人借种白杨、饮酒读书的生活,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对文学的坚守。他告诉弟弟,尽管自己的名位不及苏氏兄弟,但能在田园生活中找到满足,也算是一种收获。最后,诗人期待与弟弟相伴到老,共享人生的晚年。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苏轼的钦佩,也有对自己生活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文学和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