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始识曹溪路,只屦全抛自在行
出处:《响鞋》
明 · 成鹫
踏著虚空却有声,出门寸地未曾平。
而今始识曹溪路,只屦全抛自在行。
而今始识曹溪路,只屦全抛自在行。
鉴赏
这首明代成鹫所作的《响鞋》,以“响鞋”为题,巧妙地运用了这一日常之物,寓含深刻的哲理与生活智慧。
首句“踏著虚空却有声”,以“响鞋”在空中行走时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即使在看似无垠的虚空之中,也能留下自己的足迹和声音,强调了行动与存在的重要性。这里的“虚空”不仅指物理空间上的空旷,更寓意人生的迷茫与未知,通过“响鞋”的声音,传达出即便在最不确定的境遇中,也应坚定前行的信息。
次句“出门寸地未曾平”,则进一步描绘了“响鞋”行走于地面时的情形,即使是最微小的一寸之地,也未曾平坦过。这不仅是对实际行走状态的描述,更是对人生旅途中的坎坷与挑战的隐喻。它提醒人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内心都应保持坚韧与不屈,勇于面对每一次挑战。
后两句“而今始识曹溪路,只屦全抛自在行”,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曹溪路,源自佛教禅宗的典故,象征着通往心灵深处、悟道成佛的道路。在这里,作者将“响鞋”比作修行者脚下的鞋子,通过“只屦全抛”这一动作,表达了彻底放下外在束缚、追求内心自由的境界。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启示,也是对所有人追求精神自由的鼓励。
整首诗以“响鞋”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修行以及自由的独到见解。它既是对个体生命旅程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哲理性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