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朝啄苍梧之珠尘,暮随明月东海还全文

朝啄苍梧之珠尘,暮随明月东海还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昔我随远公,幽居庐山南。
香炉峰下水,濯遍十三潭。
松萝花开覆盘石,卧视秋云天外白。
秋云舒捲本无心,忽向天台弄素琴。
逢君散带耶溪上,赠我幽兰积雪吟。
我有双白鹤,欲放沃洲山。
朝啄苍梧之珠尘,暮随明月东海还
期君来听九皋唳,天籁清寥非世间。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答姜十三送游天台之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姜十三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昔我随远公,幽居庐山南”开篇即以回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过去与一位高僧(远公)一同隐居在庐山南部的往事。接着,“香炉峰下水,濯遍十三潭”描绘了庐山香炉峰下的清澈流水,诗人曾在此洗涤身心,体验自然的纯净与宁静。

“松萝花开覆盘石,卧视秋云天外白”进一步展现了庐山的自然风光,松树与萝藤花开满地,覆盖着一块块岩石,诗人悠闲地仰望远处的秋云,感受天边的洁白与广阔。这一段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秋云舒捲本无心,忽向天台弄素琴”则将思绪从庐山转向天台山,秋云的飘动似乎无心,却激发了诗人弹奏素琴的灵感,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诗人的艺术创作之间的共鸣。

“逢君散带耶溪上,赠我幽兰积雪吟”描述了诗人与姜十三相遇于耶溪之上,姜十三赠予诗人一曲关于幽兰与积雪的吟唱,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最后,“我有双白鹤,欲放沃洲山。朝啄苍梧之珠尘,暮随明月东海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他想象自己拥有一对白鹤,可以在沃洲山飞翔,白天啄食苍梧之珠尘,夜晚随着明月飞回东海,象征着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世俗的生活态度。

“期君来听九皋唳,天籁清寥非世间”则是诗人邀请姜十三一同欣赏白鹤的鸣叫,这声音如同天籁,清静而辽阔,非人间所能及,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自由与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