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漳泉数郡屡反正,剩有忠臣野史书全文

漳泉数郡屡反正,剩有忠臣野史书

出处:《十四砺二首 其一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法驾遥巡六载馀,农桑烟火顿萧疏。
深山大泽精灵哭,赤县神州鸟兽居。
天下黄金归朔漠,南中白骨蔽郊墟。
漳泉数郡屡反正,剩有忠臣野史书

鉴赏

这首诗《十四砺二首(其一)》由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与社会变迁。首句“法驾遥巡六载馀”,以“法驾”象征帝王出行,暗含对往昔盛世的追忆,而“六载馀”则点明时间跨度,暗示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接下来,“农桑烟火顿萧疏”一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今日的衰败,形象地展现了战乱对民生的严重打击。

“深山大泽精灵哭,赤县神州鸟兽居。”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战乱后自然界的荒凉,精灵哭泣、鸟兽栖居,人迹罕至,一片凄凉。接着,“天下黄金归朔漠,南中白骨蔽郊墟。”描述了战乱导致财富流失,大量财富被北方的敌人所得,南方地区则满目疮痍,白骨遍野,揭示了战争对经济和生命的双重摧残。

最后,“漳泉数郡屡反正,剩有忠臣野史书。”指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忠臣坚守,他们的事迹虽未得到广泛流传,却能被后世的历史记载下来,表达了对忠诚与坚守的赞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悲愤。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对忠诚与坚守的崇高价值的肯定,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