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中之燕当掌托,老子久谢裙裾乐
出处:《记扬州旧事》
宋 · 陈造
合宫嚼蕊今柳枝,燕台酷赏骚人诗。
国色天香岂凡品,琼枝璧月信好辞。
向来弄影对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
若为白昼去临邛,鹦鹉难防漏私语。
翡翠久矣雕笼中,转头缥缈云鸿同。
遥知怀璧骇众目,负山虽力难为功。
敢意归来辱收恤,瑾瑜匿瑕山藏疾。
客子一诵打鸭章,东君卢胡置严律。
风生翠扇阊阖天,酒边重听想夫怜。
楼中之燕当掌托,老子久谢裙裾乐。
国色天香岂凡品,琼枝璧月信好辞。
向来弄影对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
若为白昼去临邛,鹦鹉难防漏私语。
翡翠久矣雕笼中,转头缥缈云鸿同。
遥知怀璧骇众目,负山虽力难为功。
敢意归来辱收恤,瑾瑜匿瑕山藏疾。
客子一诵打鸭章,东君卢胡置严律。
风生翠扇阊阖天,酒边重听想夫怜。
楼中之燕当掌托,老子久谢裙裾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合宫:古代宫殿。燕台:指燕京,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
骚人:指诗人。
国色天香: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琼枝璧月:比喻美好的事物。
箫鼓:乐器,此处指音乐。
负山:比喻承担重任。
瑾瑜:美玉,比喻美德。
东君卢胡:春神或指某位尊者。
裙裾乐:指男女间的社交活动。
翻译
今日合宫赏柳枝,燕台诗人倍受推崇。国色天香非寻常,美如琼枝月似璧,词藻优美。
往昔常伴箫鼓舞,楚山深处风雨多。
白日怎能访临邛,鹦鹉私语难保密。
翡翠久困笼中,渴望如云雁自由。
怀璧其罪众人惊,背负重山力不胜。
本欲归来自受辱,瑾瑜瑕疵山藏疾。
客人诵读《打鸭》章,春神卢胡严律行。
清风拂过翠扇开,酒旁重忆你怜爱。
楼中燕子似知己,我已远离红尘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的《记扬州旧事》,通过对扬州旧事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句“合宫嚼蕊今柳枝”描绘了宫廷中的奢华景象,与“燕台酷赏骚人诗”相呼应,暗示了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接下来的诗句“国色天香岂凡品”赞美了女子的美丽非凡,“琼枝璧月信好辞”则形容其才情出众。
诗人以“向来弄影对箫鼓,楚山高深自云雨”表达对往昔宴饮游乐的怀念,同时也寓言自己如楚山般深藏不露。“若为白昼去临邛,鹦鹉难防漏私语”借鹦鹉比喻自己不愿受束缚,透露出对自由的渴望。接着,诗人感叹自己如同被囚禁的翡翠,渴望飞翔,与“翡翠久矣雕笼中,转头缥缈云鸿同”相呼应。
“遥知怀璧骇众目,负山虽力难为功”暗指自己身怀才德却遭人嫉妒,难以施展才华。“敢意归来辱收恤,瑾瑜匿瑕山藏疾”表达了对知音的期待,希望能得到理解和包容。“客子一诵打鸭章,东君卢胡置严律”借典故表明自己的清白,暗示受到严格的审视。
最后两句“风生翠扇阊阖天,酒边重听想夫怜”描绘了在酒席间回味旧事,期望得到他人的同情和理解。“楼中之燕当掌托,老子久谢裙裾乐”则流露出对过去仕途生活的淡然,以及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自由和理解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