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人啧啧夸荣耀,谁识予心万斛愁
出处:《汀州塔下寺》
明 · 谢一夔
塔下重来二十秋,长廊未步泪先流。
当年曾此奔丧去,今日那堪衣锦游。
云树悲风空飒飒,夕阳流水自悠悠。
傍人啧啧夸荣耀,谁识予心万斛愁。
当年曾此奔丧去,今日那堪衣锦游。
云树悲风空飒飒,夕阳流水自悠悠。
傍人啧啧夸荣耀,谁识予心万斛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一夔所作的《汀州塔下寺》。诗中通过“塔下重来二十秋”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往经历的回忆。接着,“长廊未步泪先流”一句,描绘了诗人再次来到此地时,内心涌动的情感,既有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也有对过往经历的复杂心情。
“当年曾此奔丧去,今日那堪衣锦游。”这两句对比强烈,前句回忆起诗人年轻时因亲人离世而匆忙赶往此处的情景,后句则描述了如今衣锦还乡、风光再来的场景,通过这种对比,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云树悲风空飒飒,夕阳流水自悠悠。”诗人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悲凉与宁静并存的情绪。云树随风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夕阳下的流水,则显得格外悠长,仿佛在静静地见证着世事的变迁。
最后,“傍人啧啧夸荣耀,谁识予心万斛愁。”这一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衣锦还乡表示赞叹,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心中承载着难以言说的忧愁。这不仅是对自己过去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深刻洞察。
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