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科场废,难徼笔砚灵
出处:《赠方太初三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秋崖元不死,梦寐想仪刑。
纵使长松倒,终殊众草零。
群儿夺朱紫,之子出蓝青。
可惜科场废,难徼笔砚灵。
纵使长松倒,终殊众草零。
群儿夺朱紫,之子出蓝青。
可惜科场废,难徼笔砚灵。
注释
秋崖:秋天的山崖,比喻坚韧不屈的形象。仪刑:典范,榜样。
长松倒:高大松树喻指坚贞的人。
众草零:普通草木凋零,与上文的坚贞形成对比。
朱紫:古代贵人的服饰,比喻权势或地位。
之子出蓝青:之子:这个人,出蓝:超过蓝色(比喻后辈超越前辈),青:青色,这里指青出于蓝。
科场废:科举考试被废止。
笔砚灵:笔墨的灵性,指文采和才思。
翻译
秋天的山崖似乎并未真正死亡,梦中仍怀念你的典范。即使高大的松树倾倒,你终究不同寻常草木凋零。
众多孩童争夺华丽的服饰,而你如同青出于蓝。
可惜科举考试已废除,难以期待笔墨间的灵光再现。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才华与学问的赞赏和不舍,以及科举废止后文人困境的感慨。诗中“秋崖”比喻坚贞不屈之士,“梦寐想仪刑”则是说即使在幻觉中也能保持对正义的追求。下两句“纵使长松倒,终殊众草零”表达了即便是在困境中,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立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接着,“群儿夺朱紫,之子出蓝青”用颜色的比喻来形容诗人朋友的才华超群,如同宝石般珍贵。
最后两句“可惜科场废,难徼笔砚灵”,则是对当时科举制度废除表示惋惜,感叹文人失去了展现才华和学问的舞台。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情怀和时代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