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绩怯夔龙,为公一挥涕
出处:《谒曲江张丞相祠》
明 · 苏葵
堂堂曲江公,山川气攸萃。
忠节贯日星,时艰惜遭际。
当廷视奸谀,明明见肝肺。
天不假上方,长安乃鼎沸。
銮舆远播迁,神气几乎坠。
一时岂无人,十九甘泄泄。
李唐十数传,贤相公独最。
庙食宜千秋,芳名应万世。
鲰生涉仕途,城下轻舫繫。
抠衣谒公祠,起敬复起畏。
治绩怯夔龙,为公一挥涕。
我幸遇皇明,不比公之季。
寸阶可树勋,不在公之位。
借得公之位,愿与公永誓。
丹心照天地,前光后无愧。
忠节贯日星,时艰惜遭际。
当廷视奸谀,明明见肝肺。
天不假上方,长安乃鼎沸。
銮舆远播迁,神气几乎坠。
一时岂无人,十九甘泄泄。
李唐十数传,贤相公独最。
庙食宜千秋,芳名应万世。
鲰生涉仕途,城下轻舫繫。
抠衣谒公祠,起敬复起畏。
治绩怯夔龙,为公一挥涕。
我幸遇皇明,不比公之季。
寸阶可树勋,不在公之位。
借得公之位,愿与公永誓。
丹心照天地,前光后无愧。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对曲江张丞相祠的拜谒之作,通过对张丞相的赞美和追忆,表达了对忠诚、勇敢、清正廉洁的官德的崇敬之情。
首句“堂堂曲江公,山川气攸萃”,以“堂堂”形容张丞相的威严形象,同时将他置于山川之气的汇聚之处,暗示其品德高尚,影响深远。接下来的“忠节贯日星,时艰惜遭际”,赞扬张丞相的忠诚和节操,即使在艰难时刻也坚守本心,如同日月星辰般照亮黑暗。
“当廷视奸谀,明明见肝肺”描绘了张丞相在朝廷上洞察奸佞,公正无私的形象。“天不假上方,长安乃鼎沸”则反映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而“銮舆远播迁,神气几乎坠”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动荡对国家的影响。
“一时岂无人,十九甘泄泄”对比了当时缺乏真正能担当重任的人,与张丞相的与众不同。接着“李唐十数传,贤相公独最”高度评价了张丞相在李唐王朝中的卓越贡献。
“庙食宜千秋,芳名应万世”表达了对张丞相功绩和名声的永久纪念。诗人苏葵虽未直接担任高官,但通过“城下轻舫繫,抠衣谒公祠”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向往。他以“治绩怯夔龙,为公一挥涕”自谦并表达对张丞相的敬仰之情。
最后,“我幸遇皇明,不比公之季”表明诗人庆幸生活在清明的时代,并希望能在道德上与张丞相保持一致。“寸阶可树勋,不在公之位”表达了诗人认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同样重要,不必非得处于高位才能建功立业。“借得公之位,愿与公永誓”表达了诗人愿意效仿张丞相,不论职位高低,都坚持正义和忠诚。“丹心照天地,前光后无愧”则是诗人对自己道德追求的最高理想,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火焰一般照亮天地,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能无愧于心。
整首诗通过对张丞相的赞美,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传达了对忠诚、正义和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