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陌马嘶红萼锦,翠楼人倚绿杨眉
出处:《元宵词二首 其二》
宋 · 黄彦辉
鳌头移得山三岛,月下传来灯万枝。
香陌马嘶红萼锦,翠楼人倚绿杨眉。
香陌马嘶红萼锦,翠楼人倚绿杨眉。
注释
鳌头:比喻极高的地位或权力。移:移动,这里形容气势宏大。
山三岛:夸张手法,形容数量众多。
月下:夜晚,月光下。
灯万枝:形容灯火繁多。
香陌:香气四溢的道路,代指繁华街道。
马嘶:马的嘶鸣声。
红萼:红色的花朵。
锦:锦绣,形容花色鲜艳。
翠楼:绿色的楼阁,形容楼阁颜色翠绿。
人倚:人靠在。
绿杨眉:绿色的柳树,这里可能象征女子的秀眉。
翻译
巨大的龙头仿佛移动了三座山岛,月光下传来万盏灯火的光芒。繁华街道上马儿嘶鸣,红花如锦簇拥,翠绿的楼阁中有人倚着绿杨欣赏这一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热闹繁华的景象。"鳌头移得山三岛"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元宵灯会的规模宏大,仿佛将山都移到了海上,灯火璀璨如同岛屿。"月下传来灯万枝"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无数灯火的壮观画面,如同万枝明烛在夜色中摇曳生辉。
"香陌马嘶红萼锦"则转向了街头的动态场景,"香陌"即香气四溢的小路,"马嘶"增添了节日的喧嚣,"红萼锦"形容花灯如锦绣般绚烂,色彩斑斓。最后一句"翠楼人倚绿杨眉"转而写到楼阁中的女子,她倚靠在翠绿色的栏杆上,凝望着这满城的繁华,以"绿杨眉"比喻女子的秀眉,形象地展现出佳人的娇美和对节日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宋代元宵节的盛况,以及人们欢庆的喜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