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总长铗,一身馀短筇
出处:《寄吴希学徵士兼怀启元茂才》
明 · 胡应麟
万事总长铗,一身馀短筇。
别三天子障,吟五大夫松。
沧海有时涸,丹砂何岁逢。
周颙卜居近,忆卧定林钟。
别三天子障,吟五大夫松。
沧海有时涸,丹砂何岁逢。
周颙卜居近,忆卧定林钟。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名为《寄吴希学徵士兼怀启元茂才》。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慨。
首句“万事总长铗,一身馀短筇”以“长铗”和“短筇”为喻,长铗象征着世事的艰难与复杂,短筇则代表了诗人的孤身一人,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百态时的孤独与无奈。
接着,“别三天子障,吟五大夫松”两句,通过描述与天子之隔绝的山障和吟咏古老的松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
“沧海有时涸,丹砂何岁逢”则以沧海和丹砂为意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机遇难遇的感慨。沧海的潮起潮落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变化,而丹砂的难遇则暗示了珍贵机遇的难得。
最后,“周颙卜居近,忆卧定林钟”两句,提到了古代文人周颙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希望像周颙一样,找到一个宁静之地,远离尘嚣,过上隐逸的生活。同时,“定林钟”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