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忆昔蓬门同食力,萧萧络纬霜中织全文

忆昔蓬门同食力,萧萧络纬霜中织

出处:《弃妇行为友人作
清 · 陈德荣
桃花何灼灼,烂漫迎风开。
春归红已歇,鶗鴂莫相催。
忆昔蓬门同食力,萧萧络纬霜中织
佐君夜读买兰膏。
典尽钗钿无怨色。
君今已贵妾已老,红颜那比新人好。
避贤不敢妒蛾眉,何须定刈当门草。
野径云低树色微,树头鸠妇已分飞。
也知性拙应遭逐,风雨飘摇何处归。

鉴赏

这首清代陈德荣的《弃妇行为友人作》描绘了一位被遗弃的女子对旧日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感慨。诗的前两句“桃花何灼灼,烂漫迎风开”以盛开的桃花象征昔日夫妻间的恩爱与灿烂,而“春归红已歇,鶗鴂莫相催”则暗示春天的离去和婚姻的破裂,鶗鴂鸟的叫声仿佛在催促她面对现实。

接着,诗人回忆起贫贱时夫妻共度的日子,“忆昔蓬门同食力,萧萧络纬霜中织”,表达了对过去艰辛但温馨生活的怀念。她曾为丈夫夜读照明,不惜典当首饰,“佐君夜读买兰膏,典尽钗钿无怨色”,展现出她的贤良与付出。

然而,时过境迁,“君今已贵妾已老”,她的青春不再,面对丈夫的富贵与新人,她选择了退让,“红颜那比新人好,避贤不敢妒蛾眉”,表现出她的宽容和自尊。最后,她感叹自己的命运,“何须定刈当门草”,暗示自己可能被抛弃的命运,如同门前被除的杂草。

诗的结尾,通过“野径云低树色微,树头鸠妇已分飞”描绘了孤独无依的景象,以及“也知性拙应遭逐,风雨飘摇何处归”的无奈,流露出她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对未知命运的担忧。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弃妇内心的痛苦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