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名缁今已绝,见汝忽惊神全文

名缁今已绝,见汝忽惊神

出处:《赠云屋瑞上人
宋末元初 · 方回
名缁今已绝,见汝忽惊神
昔日陪三卫,多年护九宸。
漫从鸡帻报,长与蠹编亲。
汉幄垂前箸,秦关痛只轮。
骤惊沦宝玉,何惜褫冠巾。
往事怜蜗国,馀生脱雁臣。
片云聊作屋,死树自观身。
空钵宁无食,枵囊别有珍。
跣行千里近,冻卧八寒春。
像喜图佳士,名虚彻贵人。
论诗色泾渭,远俗意参辰。
馀子一时尽,高流百世新。
公能追慧远,吾或可遗民。
剃栉虽殊相,澄江月共真。

拼音版原文

míngjīnjuéjiànjīngshén

péisānwèiduōniánjiǔchén

màncóngbàochángbiānqīn

hànchuíqiánzhùqínguāntòngzhīlún

zhòujīnglúnbǎoguānjīn

wǎngshìliánguóshēngtuōyànchén

piànyúnliáozuòshùguānshēn

kōngníngshíxiāonángbiéyǒuzhēn

xiǎnxíngqiānjìndònghánchūn

xiàngjiāshìmíngchèguìrén

lùnshījīngwèicānchén

shíjìngāoliúbǎishìxīn

gōngnéngzhuīhuìyuǎnhuòmín

zhìsuīshūxiāngchéngjiāngyuègòngzhēn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末元初之际,出自诗人方回之手。其文采飞扬,意境幽深,反映了诗人对往昔荣华的怀念和现实苦难的无奈。

"名缁今已绝,见汝忽惊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突然想起而感到震惊,这里的“名缁”指的是声誉或名望的消逝,而“见汝”则是对朋友或故人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 "昔日陪三卫,多年护九宸。" 描述了诗人曾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长久地守护着皇权和国家的稳定,这里的“三卫”、“九宸”都是对帝王权威的比喻。

"漫从鸡帻报,长与蠹编亲。"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曾经在军中服役,长时间地和战马、甲胄为伴,这里的“鸡帻”指的是古代用鸡羽装饰的旗帜,而“蠹编”则是甲胄上的装饰。

"汉幔垂前箸,秦关痛只轮。" 这两句通过历史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辉煌文明的衰落和现实苦难的哀叹,这里的“汉幔”、“秦关”都是古代雄伟建筑的遗迹,而“前箸”、“只轮”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轮回。

"骤惊沦宝玉,何惜褫冠巾。"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耀的突然想起而感到震惊,并对现实中的物质损失表示出不再珍惜的情感,这里的“沦宝玉”指的是珍贵之物的丧失,而“褫冠巾”则是脱去官帽和束带,象征着身份地位的改变。

"往事怜蜗国,馀生脱雁臣。"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小国的同情,以及对自己身处困境却得以逃生的感慨,这里的“蜗国”是指弱小的国家,而“馀生”、“脱雁臣”则分别象征着幸存和摆脱束缚。

"片云聊作屋,死树自观身。"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里的“片云”、“死树”都是寓意着生命的脆弱和环境的变迁。

"空钵宁无食,枵囊别有珍。"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物质享受淡然的态度,这里的“空钵”、“枵囊”都是比喻着精神与物质的不同价值。

"跣行千里近,冻卧八寒春。" 这两句通过对艰难行走和严冬苦寒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困境中的坚持和不屈不挠,这里的“跣行”、“冻卧”都是形容极度困难的情景。

"像喜图佳士,名虚彻贵人。" 这两句则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对于荣誉的淡然,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高洁,这里的“像喜”、“图佳士”都是比喻着理想的人格,而“名虚”、“彻贵人”则是对虚名与真实价值的区分。

"论诗色泾渭,远俗意参辰。" 这两句通过对诗歌艺术的讨论和超越世俗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艺术理想的坚持,这里的“论诗”、“色泾渭”都是比喻着诗歌的深奥,而“远俗意参辰”则是形容对美好事物的思考和超越世俗的追求。

"馀子一时尽,高流百世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命短暂和艺术永恒的感慨,这里的“馀子”指的是个人的生命,而“高流”、“百世新”则是比喻着艺术的长存。

"公能追慧远,吾或可遗民。" 这两句通过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于后世的贡献的希望,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渴望,这里的“追慧远”是比喻着向往智慧,而“遗民”则是希望自己的精神财富能够留给后世。

"剃栉虽殊相,澄江月共真。" 这两句通过对不同境遇的人和宁静的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这里的“剃栉”、“澄江月”都是比喻着超脱尘世的精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