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荒阶暮,摧残古木秋
出处:《和谒孔子庙》
隋末唐初 · 刘斌
性与虽天纵,主世乃无由。
何言泰山毁,空惊逝水流。
及门思往烈,入室想前修。
寂寞荒阶暮,摧残古木秋。
遗风暧如此,聊以慰蒸求。
何言泰山毁,空惊逝水流。
及门思往烈,入室想前修。
寂寞荒阶暮,摧残古木秋。
遗风暧如此,聊以慰蒸求。
翻译
天赋的资质虽高,但主宰世间却没有途径。怎能说泰山会崩塌,只因流逝的河水让人惊慌。
每当踏入门槛,便想起先辈们的辉煌功绩。
室内静寂,傍晚的台阶显得荒凉,古木在秋天凋零衰败。
他们的遗风仍然温暖如昔,暂且用来安慰那些寻求者的心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往昔繁华与今日荒凉之间的强烈对比和深切感慨。诗人通过对古孔庙遗址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历史沧桑、世事无常的沉思。
“性与虽天纵,主世乃无由”两句表明,即便是自然赋予的才能,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变迁,没有固定的途径可循。这是在强调历史发展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接着,“何言泰山毁,空惊逝水流”通过泰山的象征意义(泰山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坚固、永恒),指出了即使是最坚固的存在也会随时间而崩溃,这种变化宛如过眼云烟,让人感到震惊和无力回天。
“及门思往烈,入室想前修”则是在描述诗人在孔庙之中,每当走到门前或进入房间,都会想到过去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修养。这里流露出对历史伟人的怀念和尊崇。
“寂寞荒阶暮,摧残古木秋”更是直接描绘了孔庙现在的凄凉景象:空旷的台阶在傍晚时分显得更加孤寂,而古老的树木也因为年华的流逝而变得枝叶枯萎。这两句诗深化了时间对物质世界的侵蚀和摧毁。
最后,“遗风暧如此,聊以慰蒸求”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这样一种历史的衰败时,依然能够从残留的气息中得到一些安慰。这些“遗风”,即便是微薄的,也足以让人在追寻历史知识和智慧的过程中得到一丝慰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孔庙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个人在历史面前的渺小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