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所愿识荆州,别乘还容接胜流
出处:《次韵东坡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古律各一 其二》
宋 · 李之仪
平生所愿识荆州,别乘还容接胜流。
异日崩腾惊海面,新诗清绝似槎头。
常嗟盛事千年隔,谁谓馀光一旦收。
便觉诗源得三昧,目中无复有全牛。
异日崩腾惊海面,新诗清绝似槎头。
常嗟盛事千年隔,谁谓馀光一旦收。
便觉诗源得三昧,目中无复有全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对苏轼所和滕希靖雪浪石诗的回应,以古律体形式创作。诗中表达了对苏轼诗歌艺术的赞赏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盛事不再的感慨。
首联“平生所愿识荆州,别乘还容接胜流”,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结识像荆州这样的人才,以及能够与杰出人士交往的愿望。这里“荆州”不仅指地名,也暗喻了才华横溢的人物。
颔联“异日崩腾惊海面,新诗清绝似槎头”,通过“崩腾”、“海面”等意象描绘出诗人对苏轼新作的震撼感受,将苏轼的诗作比作清澈绝伦的“槎头”,形象地展现了作品的高雅与独特。
颈联“常嗟盛事千年隔,谁谓馀光一旦收”,表达了对古代辉煌成就不再的遗憾,同时对苏轼的诗歌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如同余晖般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尾联“便觉诗源得三昧,目中无复有全牛”,诗人认为从苏轼的诗歌中领悟到了诗歌创作的精髓(三昧),并由此产生了全新的审美体验,仿佛眼中再无难以驾驭的复杂事物,暗示了苏轼诗歌对其艺术视野的开阔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苏轼诗歌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与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个人艺术追求的执着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