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黄帝方书须变化,素王苗裔必神明全文

黄帝方书须变化,素王苗裔必神明

出处:《赠孔令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嗟君作令乐昌城,可似三泷水至清。
黄帝方书须变化,素王苗裔必神明
丹砂纵好非仙物,紫菊频香是玉京。
闻道灵溪多美酿,持来应著葛巾迎。

鉴赏

此诗《赠孔令》为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孔令的赞美,展现了对官员治理地方的期望与理想化的社会愿景。

首句“嗟君作令乐昌城”,以感叹的语气表达了对孔令在乐昌城为官的尊敬与感慨。接着,“可似三泷水至清”运用对比手法,将孔令的清明政绩与三泷水的清澈相提并论,强调了孔令的廉洁与公正。

“黄帝方书须变化,素王苗裔必神明”两句,借用了古代神话与历史人物的典故,暗示孔令不仅具备治理国家的智慧,还拥有超越常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如同黄帝的方术需要变化以适应时代,素王(即孔子)的后代也必定具有神明般的智慧与德行。

“丹砂纵好非仙物,紫菊频香是玉京”则通过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如丹砂与紫菊,隐喻孔令虽不追求仙界之物,但其品德与作为却如同仙境般高洁。这里的“玉京”象征着理想的境界或高尚的道德标准。

最后,“闻道灵溪多美酿,持来应著葛巾迎”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想象孔令带来的不仅是美酒,更是他高尚品德与治理艺术的象征,人们以葛巾相迎,既体现了对孔令的尊重,也寓意着对他所带来美好影响的欢迎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表达了对孔令个人品质与治理能力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理想政治与社会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