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回雁来河朔,心似浮云在帝乡
出处:《漳川即事寄韩丕拾遗》
宋 · 田锡
漳滨柳色弄微黄,春日情怀咏载阳。
自念安边无上策,如何补衮与周行。
身如回雁来河朔,心似浮云在帝乡。
吟寄昌黎韩小谏,嘉谟应有好封章。
自念安边无上策,如何补衮与周行。
身如回雁来河朔,心似浮云在帝乡。
吟寄昌黎韩小谏,嘉谟应有好封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边塞的景象,诗人田锡通过对柳色、春光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安与对策略的渴望。开篇“漳滨柳色弄微黄”将读者带入一个初春的河滨,柳树在春风中轻柔地摇曳,颜色由绿转黄,透露出一丝生机与温暖。
"春日情怀咏载阳"则是诗人对这春光明媚之景所激发的情感深处的自我倾诉。这里的“咏”字表达了一种悠长而深沉的情感宣泄,而“载阳”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怀与日光共鸣的意境。
紧接着,“自念安边无上策,如何补衮与周行”诗人开始反思自己在边塞之地缺乏高明的安边策略,以及如何弥补过失并行走于周围环境之间。这里流露出诗人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身如回雁来河朔,心似浮云在帝乡"一句,则是诗人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漂泊之感。“回雁”指归途的雁群,而“河朔”则暗示边塞之地。诗人的身体如同那些归来的雁群,带着对远方家乡的思念。而他的心灵,则像那飘渺不定、无处依托的浮云,在遥远的帝都之间徘徊。
最终,“吟寄昌黎韩小谏,嘉谟应有好封章”诗人通过吟咏自己的诗作来寄托对友人的情感与期望。这里提及的是昌黎,即北宋文学家韩愈的别称。而“小谏”则是指诗人田锡希望能得到韩愈那样的嘉奖与封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在边塞生活中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于文学创作与精神寄托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