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似澄江清见底,心同高鹤倦思归
出处:《喜毛中庵明府归自丹徒》
明 · 成鹫
道情平澹世知稀,一奏良刀便入微。
官似澄江清见底,心同高鹤倦思归。
春栽荷芰成初服,晚脱华簪伴衲衣。
閒上竹楼楼上望,青山依旧对玄晖。
官似澄江清见底,心同高鹤倦思归。
春栽荷芰成初服,晚脱华簪伴衲衣。
閒上竹楼楼上望,青山依旧对玄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归隐后的淡泊生活与心境。首联“道情平澹世知稀,一奏良刀便入微”开篇即点出诗人追求的是一种超脱世俗、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通过演奏音乐达到心灵的细微感悟。接着,“官似澄江清见底,心同高鹤倦思归”两句运用比喻,将官场比作清澈见底的江水,象征着诗人对官场的清醒认知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将自己比作倦飞的白鹤,渴望回归自然,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春栽荷芰成初服,晚脱华簪伴衲衣”则进一步展现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场景,春季栽种荷花菱角作为初服(即初入官场时的服饰),晚些时候脱下华丽的官帽,穿上僧衣,与僧侣为伴,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诗人从官场到山林的过渡,也暗示了他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平静。
最后,“闲上竹楼楼上望,青山依旧对玄晖”描绘了诗人闲暇时登上竹楼远眺的情景,远处的青山依旧,仿佛是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归隐的心路历程,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深深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