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山张锦绣,一水隔尘埃
出处:《题花岩》
宋 · 刘黻
厌听朝鸡唱,归来觅柳栽。
半山张锦绣,一水隔尘埃。
寻壑疑无路,看潮别有台。
仙人不可见,孤鹤夜深回。
半山张锦绣,一水隔尘埃。
寻壑疑无路,看潮别有台。
仙人不可见,孤鹤夜深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厌听:不喜欢听。朝鸡唱:清晨的鸡鸣声。
觅:寻找。
柳栽:种植柳树。
半山:半山腰。
锦绣:色彩斑斓、如锦绣般的景色。
尘埃:尘世的纷扰。
寻壑:在山谷中探寻。
疑无路:看似没有路。
别有台:另有观景平台。
仙人:传说中的仙人。
孤鹤:孤独的鹤。
夜深回:在深夜归巢。
翻译
我已厌倦清晨的鸡鸣声,想要回家去种柳树。半山腰处如锦绣般绚丽,一条溪流隔绝了尘世的喧嚣。
在山谷中探寻,仿佛没有路可走,却发现观潮处另有平台。
尽管仙人难以寻觅,唯有孤鹤在深夜悄然返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题花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厌听朝鸡唱,归来觅柳栽。”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早晨鸡鸣声的倦怠,以及回到家中后寻找栽种柳树的愿望。这里的“厌听”表现了一种对喧嚣生活的不满,而“觅柳栽”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好、宁静生活的向往。
“半山张锦绣,一水隔尘埃。”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景象:半山坡上铺展着如同锦缎般的花朵,而流淌的小溪则将尘世的喧嚣与诗人所在的空间隔绝开来。这里的“张”和“隔”字,分别强调了美好场景的展示以及与现实世界的分离。
“寻壑疑无路,看潮别有台。” 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探索与发现。尽管寻找山谷时感到迷茫,但通过观察潮汐,诗人发现了另一个不同的高台或景点。这既是对自然探险的描述,也反映出诗人心中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期待。
“仙人不可见,孤鹤夜深回。” 最后两句则充满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表达了对仙人的向往,但同时也承认在现实中难以见到。而“孤鹤夜深回”则是用鹤的归巢来象征自己在夜深时返回一个宁静的所在,可能是内心的世界,也可能是一个远离尘嚣的物理空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超脱世俗、接近自然或仙境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