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鼎鼎不相待,万事悠悠难可论
出处:《过蔡与循兄寺居》
清 · 张百熙
长安五城朝复昏,古寺冷落城南根。
百年鼎鼎不相待,万事悠悠难可论。
嗟老未老镜中影,欲归不归湘上村。
祇应吾党二三子,早晚造君来叩门。
百年鼎鼎不相待,万事悠悠难可论。
嗟老未老镜中影,欲归不归湘上村。
祇应吾党二三子,早晚造君来叩门。
鉴赏
这首清代张百熙的《过蔡与循兄寺居》描绘了长安城内一座古寺的寂寥景象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首句“长安五城朝复昏”展现了城市的繁忙与变迁,而“古寺冷落城南根”则突出了寺庙的荒凉与静谧,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
接下来,“百年鼎鼎不相待,万事悠悠难可论”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叹,百年光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世间万物变化无穷,难以捉摸。诗人自嘲“嗟老未老镜中影”,感叹岁月催人老,却又未至老年,反映出人生的无奈与迷茫。
“欲归不归湘上村”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又犹豫不决,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那宁静的湘上村庄。最后两句“祇应吾党二三子,早晚造君来叩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希望与少数知己好友能时常相聚,共话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描绘长安古寺的景象,寄寓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故乡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