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
出处:《避寇海滨》
宋 · 林景熙
偶动乘桴兴,孤筇立海头。
兵尘何处避,春色使人愁。
腥浪翻蛟室,痴云结蜃楼。
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
兵尘何处避,春色使人愁。
腥浪翻蛟室,痴云结蜃楼。
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偶动:偶然兴起。乘桴:乘船出行。
孤筇:独自行走的竹杖。
海头:海边。
兵尘:战争的尘埃。
春色:春天的景色。
使人愁:让人感到忧愁。
腥浪:带有腥味的波浪。
蛟室:蛟龙的居所(比喻战乱之地)。
痴云:痴心妄想的云彩(形容幻象)。
蜃楼:海市蜃楼(自然现象,常用来象征虚幻的事物)。
神山:传说中的仙山。
空缥缈:虚无缥缈。
水弱:水面薄弱。
不胜舟:无法承载船只。
翻译
偶尔兴起乘舟出行,独自持杖立于海边。战乱何处可躲避,春天的景色却让人感到忧愁。
腥臭的波浪翻腾,如同蛟龙的居所,痴云聚集成幻象的蜃楼。
那传说中的神山虚无缥缈,水面太弱无力承载船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避寇海滨》,描绘了诗人因躲避战乱而来到海边的情景。首句“偶动乘桴兴”表达了诗人被迫离开家乡,乘舟出海的无奈之举;“孤筇立海头”则写出他独自一人站在海边,手持竹杖,显得孤独而坚定。
接下来,“兵尘何处避”表达了对战争纷扰的深深忧虑,诗人无处可逃,只能任凭春色引发内心的愁绪。“腥浪翻蛟室”以海浪中的蛟龙寓指战乱的凶险,而“痴云结蜃楼”则借海市蜃楼的虚幻,象征着战乱中人们的迷茫与期待。
最后两句“神山空缥缈,水弱不胜舟”寓意理想中的安宁之地遥不可及,现实中的动荡使小舟难以承载,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避难海边时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