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书可有三千牍,下笔曾无一百函
出处:《深居杂兴六首 其五》
宋 · 林逋
上书可有三千牍,下笔曾无一百函。
閒卷孤怀背尘世,独营幽事傍云岩。
僧分乳食来阴洞,鹤触茶薪落蠹杉。
未似周颙少贞胜,北山应免略相衔。
閒卷孤怀背尘世,独营幽事傍云岩。
僧分乳食来阴洞,鹤触茶薪落蠹杉。
未似周颙少贞胜,北山应免略相衔。
注释
上书:大量的文书。曾无:未曾有。
孤怀:孤独的心情。
尘世:世俗社会。
幽事:隐秘的事情。
云岩:山崖。
僧分乳食:僧人分发食物。
阴洞:阴暗的洞穴。
鹤触茶薪:仙鹤碰落煮茶的木柴。
蠹杉:被蛀虫侵蚀的杉木。
周颙:古代人物,以清贞著称。
贞胜:清贞高尚。
北山:指诗人所在之地。
略相衔:稍微有所牵扯或纠纷。
翻译
上书堆积如山,写下千言万语闲暇时独自沉思,远离尘世喧嚣,在山崖边寻找隐秘之事
僧人分发食物到阴暗的洞穴,仙鹤碰落了煮茶的木柴,落在了蛀虫滋生的杉木上
不像周颙那样少年清贞,我在这北山中应能避免纷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深居杂兴六首(其五)》,描绘了作者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超然。首句“上书可有三千牍”暗示了作者在官场上的繁忙与文书之多,而“下笔曾无一百函”则反衬出他对世俗事务的淡泊,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幽居生活中。“閒卷孤怀背尘世”表达了他远离尘嚣的决心,独自享受山林的宁静。“独营幽事傍云岩”进一步描绘了他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僧分乳食来阴洞,鹤触茶薪落蠹杉”通过写僧人送食和鹤啄茶薪的细节,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简朴与自然和谐。最后,“未似周颙少贞胜,北山应免略相衔”以周颙自比,赞美自己如周颙般清高,不与世俗之人计较,能够在北山这样的隐居之地保持内心的贞洁,不受外界干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坚守,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