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薄醉有心怜夜半,微吟无计候天明全文

薄醉有心怜夜半,微吟无计候天明

出处:《秋夜寄黄龙山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雨来何处最凄清,飒飒芭蕉枕上声。
薄醉有心怜夜半,微吟无计候天明
吹开树色鸦争起,露出波光月忽生。
莫怪所思惆怅久,难忘从古是交情。

鉴赏

这首《秋夜寄黄龙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凄清,诗人通过雨声、芭蕉、醉意、夜半轻吟、树色、波光和月光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首句“雨来何处最凄清,飒飒芭蕉枕上声”直接点明了秋夜的凄清氛围,雨声与芭蕉叶的摩擦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薄醉有心怜夜半,微吟无计候天明”两句,诗人借酒浇愁,试图在夜半时分找到一丝慰藉,但面对即将到来的黎明,却感到无计可施,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吹开树色鸦争起,露出波光月忽生”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随着夜风的吹拂,树影摇曳,乌鸦争先恐后地飞起,而月光则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之美。最后,“莫怪所思惆怅久,难忘从古是交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即使时间流逝,记忆中的友谊依旧难以忘怀,这种情感穿越古今,成为永恒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深情回忆,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