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尔有道人,于时复存省
出处:《题传别驾存省堂》
明 · 王恭
大路久榛芜,末流异溪径。
淳庞日已隳,遂令此心病。
众伪挥我真,百邪乱吾正。
谁知灵台中,澹然大虚静。
驯扰无外驰,澄明见初性。
嘉尔有道人,于时复存省。
淳庞日已隳,遂令此心病。
众伪挥我真,百邪乱吾正。
谁知灵台中,澹然大虚静。
驯扰无外驰,澄明见初性。
嘉尔有道人,于时复存省。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题传别驾存省堂》描绘了主人公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的前两句“大路久榛芜,末流异溪径”暗喻社会风气的衰败,昔日的大道已被杂草丛生的榛芜取代,世俗的偏颇如同偏离主流的小径。接下来,“淳庞日已隳,遂令此心病”表达了对淳朴风尚日益丧失的忧虑,这使诗人内心感到困扰。
“众伪挥我真,百邪乱吾正”进一步揭示了虚假与歪风邪气对个人正直的侵蚀,诗人感叹自己的真实被众多虚伪所掩盖,正道被众多邪念所扰乱。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并未沉沦,他意识到内心的“灵台”依然保持着“澹然大虚静”的清明状态,不受外界纷扰所动。
“驯扰无外驰,澄明见初性”表达了诗人通过自我修养,保持内心的宁静,重新找回了最初的本性。最后两句“嘉尔有道人,于时复存省”,诗人赞美那些坚守道义的人,他们在这样的时代还能保持反省和自省,给人以希望和启示。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既反映了社会现实,又展现了诗人坚韧的内心世界和对道德坚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