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胜更无尘可到,天阴惟有病先知
出处:《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六》
宋 · 陆佃
平生仕宦不求奇,谁怕他人夺我池。
地胜更无尘可到,天阴惟有病先知。
从教宝塔来当面,消得云楼为折枝。
看取鶠堂何似好,夜深歌管月明时。
地胜更无尘可到,天阴惟有病先知。
从教宝塔来当面,消得云楼为折枝。
看取鶠堂何似好,夜深歌管月明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佃所作的《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中的第六首,以“凤凰池”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高雅的生活场景。
首句“平生仕宦不求奇”,开篇即点出诗人一生为官,不追求奇异之事,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安于平凡的生活态度。接着,“谁怕他人夺我池”一句,巧妙地将“池”比喻为自己的生活或事业,表达了诗人对个人空间和成就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信与从容。
“地胜更无尘可到,天阴惟有病先知”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纯净。地势优越,远离尘嚣,即使天空阴沉,也唯有疾病能提前感知,强调了诗人生活的宁静与健康的重要性。
“从教宝塔来当面,消得云楼为折枝”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宝塔与云楼象征着不同的人生追求和境遇,诗人选择前者,表明了他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物质欲望的淡然。通过“消得”一词,展现了诗人愿意付出努力去追求内心真正渴望的事物。
最后,“看取鶠堂何似好,夜深歌管月明时”两句,以鶠堂(可能指某种建筑或场所)为例,与前文形成呼应,再次强调了诗人对宁静、优雅生活的向往。夜深之时,歌管声起,月光皎洁,这样的场景不仅美丽,更是心灵的慰藉,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