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携诗夜扣扃,典衣何惜倒吾瓶
出处:《赠谈命者》
宋 · 方岳
客有携诗夜扣扃,典衣何惜倒吾瓶。
山城难觅葡萄绿,竹火终强鹁鸽青。
迕俗坐谈扪虱略,治生欲读相牛经。
向来人亦多称好,正坐无钱语不灵。
山城难觅葡萄绿,竹火终强鹁鸽青。
迕俗坐谈扪虱略,治生欲读相牛经。
向来人亦多称好,正坐无钱语不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客:客人。携:携带。
诗:诗歌。
夜:夜晚。
扣扃:敲门。
典:典当。
衣:衣物。
何惜:何曾吝惜。
倒:倾倒。
吾:我。
山城:山区城市。
葡萄绿:葡萄美酒。
竹火:竹子燃烧的火。
强:勉强。
鹁鸽青:鸽子般的青色。
迕俗:违背世俗。
坐谈:坐着交谈。
扪虱:捉虱子。
略:稍微,略微。
治生:谋生。
相牛经:相面的学问(古代相术的一种)。
向来:一直以来。
称好:称赞好。
正坐:正因为。
无钱:缺钱。
语不灵:话语不被采纳。
翻译
有位客人深夜来访,衣衫破旧却毫不吝啬地倒酒入瓶。在这座山城里难以寻到葡萄美酒,只有竹火勉强照亮比鸽子青色更淡的光。
他不合世俗,边聊天边捉虱子,渴望研读相面的学问。
人们一向称赞他的才华,但如今因为缺钱,话语显得无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的生活境况和精神状态。开篇两句“客有携诗夜扣扃,典衣何惜倒吾瓶”,写的是朋友在深夜来访,带着诗作相互交流,主人乐于分享自己的酒,这里的“典衣”可能指的就是借来的衣服,用以换取酒饮,从中可以感受到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对诗词的热爱。
接下来的“山城难觅葡萄绿,竹火终强鹁鸽青”,则描写了物资匮乏的情况,连葡萄这种果实都难以寻找,而生活中的一些柴火之类也只能勉强维持,这反映出诗人当时可能面临的困窘。
“迕俗坐谈扪虱略”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不屑一顾,宁愿坐而论道,甚至连身上的虱子也不去理会,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显示出诗人的高洁。
“治生欲读相牛经”,则是说诗人希望能够安定下来,研读农事之书,也许是在寻求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以此来调适自己对待困境的态度。
最后,“向来人亦多称好,正坐无钱语不灵”,表达了诗人曾经受到过人们的赞誉,但在现实面前,无论才华如何,当金钱匮乏时,语言也变得苍白无力。这两句流露出一丝自嘲,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物质困境下的无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