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衲倚筇林下寺,野翁待渡水边亭
出处:《寄小溪周复礼》
元 · 袁士元
书阁閒吟祇自凭,短帘风峭酒微醒。
向阳溪岸梅先白,得雨山田麦渐青。
老衲倚筇林下寺,野翁待渡水边亭。
寄言归隐濂溪客,新岁还来了旧经。
向阳溪岸梅先白,得雨山田麦渐青。
老衲倚筇林下寺,野翁待渡水边亭。
寄言归隐濂溪客,新岁还来了旧经。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士元的《寄小溪周复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景象。
首句“书阁閒吟祇自凭”,诗人独自在书阁中悠闲地吟诗,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心境。接着,“短帘风峭酒微醒”一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风起帘动、酒意微醒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温馨的氛围。
“向阳溪岸梅先白,得雨山田麦渐青。”这两句诗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冬春交替的景象。阳光照耀下的溪岸边,梅花率先绽放,一片洁白;而雨水滋润后的山田间,麦苗逐渐变得青翠欲滴。这一对比不仅展现了季节更迭的自然之美,也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老衲倚筇林下寺,野翁待渡水边亭。”这两句描绘了两位隐士的生活场景。一位老僧倚靠竹杖,静坐于林下的寺庙旁,另一位老翁则在水边的亭子前等待渡船,准备前往对岸。他们的形象与环境融为一体,传递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寄言归隐濂溪客,新岁还来了旧经。”诗人以“归隐濂溪客”为对象,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经典的传承。这里的“濂溪客”可能指的是周敦颐,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濂溪是其别号。诗句既是对友人的邀请,也是对自己内心追求的表达,体现了对古代哲学思想的敬仰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物活动的和谐统一,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