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邻家妇慵懒,蜡揩粉拭谩官眼
出处:《织绫词》
唐 · 章孝标
去年蚕恶绫帛贵,官急无丝织红泪。
残经脆纬不通梭,鹊凤阑珊失头尾。
今年蚕好缲白丝,鸟鲜花活人不知。
瑶台雪里鹤张翅,禁苑风前梅折枝。
不学邻家妇慵懒,蜡揩粉拭谩官眼。
残经脆纬不通梭,鹊凤阑珊失头尾。
今年蚕好缲白丝,鸟鲜花活人不知。
瑶台雪里鹤张翅,禁苑风前梅折枝。
不学邻家妇慵懒,蜡揩粉拭谩官眼。
注释
蚕恶:蚕丝质量差。绫帛贵:丝绸价格高。
官急:官府急需。
红泪:形容织出的布带有悲伤之意。
残经脆纬:破旧的经线和纬线。
缲白丝:抽取白色的蚕丝。
蜡揩粉拭:擦拭蜡烛和粉黛。
谩官眼:取悦官员。
翻译
去年蚕丝不好,丝绸价格昂贵,官府急需却无丝可用,只能织出带泪的布匹。破旧的经线和脆弱的纬线无法正常穿梭,织机上的图案零乱,失去了原有的精美。
今年蚕丝丰收,洁白如丝,鸟儿在花丛中欢快,人们却未察觉。
在瑶台的雪景中,仙鹤展翅飞翔,皇宫花园的梅花被风吹落。
我不愿像邻居的懒妇,只是擦拭蜡烛和粉黛,只为取悦官员的眼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性在不同时间对待丝绸生产的态度变化。去年时,由于蚕丝价格昂贵,官府急需,无奈之下只能以泪水代替丝线织造,但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因为残旧的经纬无法顺利通过梭子,整个过程乱成一团,就像鹊和凤凰交织在一起却失去了头尾,变得混乱不堪。
然而,到了今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蚕丝生产良好,白色的丝线如同雪一般纯洁,可是这份喜悦并未引起他人的注意,因为人们对于这些细微的自然之美已经麻木。诗中的“瑶台雪里鹤张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和平安宁的画面,而“禁苑风前梅折枝”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最后,诗人表明自己不愿意学习邻家懒惰的妇女,只是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即使是蜡烛和粉拭也要打理得完美无瑕,以此来欺瞒官府之眼。这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社会中的不易,以及她们对于生活的小小坚持。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个人态度的变化,同时也透露出社会生活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