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屡更衣,含笑玉山隤
出处:《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澧阳观月》
宋 · 沈辽
少年怅不乐,明日何为哉。
扬眉一遐赏,寂寂更伤怀。
念昔吾州乐,泛舟湖上来。
佳宾适所好,欢计成金罍。
妖歌有送响,度曲清且哀。
留连夕阳下,夜色起山隈。
光明水晶域,素彩中天开。
龙香弄微风,四顾绝纤埃。
澄波照上下,倒影出瑶台。
红烛渐向微,始知夜漏催。
美人屡更衣,含笑玉山隤。
欢乐殊未央,鼓枻中洲回。
人生无忧患,遇乐且衔杯。
怅余失交臂,万里来天涯。
羁愁那无感,情虑长如灰。
神游忽自笑,安知顾形骸。
扬眉一遐赏,寂寂更伤怀。
念昔吾州乐,泛舟湖上来。
佳宾适所好,欢计成金罍。
妖歌有送响,度曲清且哀。
留连夕阳下,夜色起山隈。
光明水晶域,素彩中天开。
龙香弄微风,四顾绝纤埃。
澄波照上下,倒影出瑶台。
红烛渐向微,始知夜漏催。
美人屡更衣,含笑玉山隤。
欢乐殊未央,鼓枻中洲回。
人生无忧患,遇乐且衔杯。
怅余失交臂,万里来天涯。
羁愁那无感,情虑长如灰。
神游忽自笑,安知顾形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辽在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在澧阳观赏月亮时的复杂心情。诗中通过对比少年时期的快乐与当前的忧愁,展现了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少年怅不乐,明日何为哉”,诗人以自己少年时期的快乐与现在的忧郁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接着,“扬眉一遐赏,寂寂更伤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赏月时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往昔在家乡泛舟湖上,与佳宾欢聚的美好时光,通过“泛舟湖上来”、“欢计成金罍”、“妖歌有送响”等描绘,展现了那份无忧无虑的快乐。然而,随着“留连夕阳下,夜色起山隈”、“光明水晶域,素彩中天开”等景象的描写,诗人又陷入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伤之中。
“龙香弄微风,四顾绝纤埃”、“澄波照上下,倒影出瑶台”等句子,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
最后,“红烛渐向微,始知夜漏催”、“美人屡更衣,含笑玉山隤”、“欢乐殊未央,鼓枻中洲回”等描述,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过去快乐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反思,还有对未来的一丝希望,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哲思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