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安禅旧对江干树,卓锡初停海畔槎全文

安禅旧对江干树,卓锡初停海畔槎

明 · 于慎行
出世随方阅岁华,曾承内旨赐袈裟。
安禅旧对江干树,卓锡初停海畔槎
花应潮音常作雨,日蒸龙气稍成霞。
吾家亦近蓬瀛岛,白社归来路未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澄公归隐东海劳山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出世随方阅岁华”,开篇即点明了澄公遁世修行的生活状态,岁月流转,他随心而行,不为尘世所累。接着“曾承内旨赐袈裟”一句,透露出澄公曾经得到高僧或皇室的恩赐,增添了其身份的神秘与尊贵。

“安禅旧对江干树,卓锡初停海畔槎”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澄公在江边树下静坐修行,以及他在海边停下脚步,卓锡(立锡杖)以示驻足之意的画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澄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也暗示了他的修行达到了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花应潮音常作雨,日蒸龙气稍成霞”则进一步渲染了澄公修行环境的美妙与神秘。潮声与花香交织,仿佛是天籁之音化作了甘霖;日光蒸腾,龙气凝聚,幻化为绚烂的云霞。这些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澄公修行的成果与境界的提升。

最后,“吾家亦近蓬瀛岛,白社归来路未赊”表达了诗人对于澄公归隐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蓬瀛岛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岛,此处借指仙境,诗人自比为澄公的邻居,表达了对澄公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僧人澄公在自然中修行、与世隔绝的生活图景,充满了禅宗的意境和道家的哲学思想,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