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镜百年双白鬓,黄河千里一孤槎
出处:《后秋兴八首庚子阳月初一,拂水拜墓作》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秋风摵摵帽檐斜,野老篱前数物华。
青镜百年双白鬓,黄河千里一孤槎。
挽回兵气霜前雁,吹动雄心日暮笳。
有客经过论汉史,西京曾记上林花。
青镜百年双白鬓,黄河千里一孤槎。
挽回兵气霜前雁,吹动雄心日暮笳。
有客经过论汉史,西京曾记上林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秋风摵摵帽檐斜”,以秋风的呼啸和帽子被风吹斜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凛冽与萧瑟。接着,“野老篱前数物华”一句,通过老农在篱笆前欣赏自然景物的情景,展现了秋天的丰富与多彩。
“青镜百年双白鬓,黄河千里一孤槎。”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个人的衰老与自然的辽阔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其中,“青镜”比喻镜子,象征着岁月的见证;“双白鬓”则直接描绘了诗人的苍老形象;“黄河千里一孤槎”则以黄河的浩荡与一条孤独的木筏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人生的孤独与渺小。
“挽回兵气霜前雁,吹动雄心日暮笳。”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写霜前的大雁和日暮时分的号角,不仅渲染了战场的氛围,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和平的渴望和对于英雄主义的赞美。大雁南飞象征着迁徙与回归,而号角声则唤起了人们对勇敢与牺牲的记忆。
最后,“有客经过论汉史,西京曾记上林花。”这两句将话题转向历史与文化,通过与客人的对话,探讨汉朝的历史,尤其是长安(西京)的繁华景象。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古代文明的怀念,也暗含了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个人情感、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