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回溪抱柴门,水色净于沐全文

回溪抱柴门,水色净于沐

出处:《秋原晚眺
清 · 陈毓秀
斋头十日坐,兀兀倦腰足。
携筇问东皋,村路渐能熟。
回溪抱柴门,水色净于沐
缘崖翳丛筱,一径出寒绿。
颓阳忽西匿,朔吹振林木。
稍见烟中人,行行带归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坐斋室十日后,起身漫步至东皋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原野的宁静与美丽。

首句“斋头十日坐,兀兀倦腰足”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静坐斋室后的疲惫之感,以“兀兀”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孤寂与慵懒。接着,“携筇问东皋,村路渐能熟”则展示了诗人走出斋室,探索未知世界的决心与好奇,随着对村路的熟悉,也暗示了诗人逐渐融入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状态。

“回溪抱柴门,水色净于沐”一句,以“回溪”和“柴门”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水色清澈、环境幽静的画面,仿佛是大自然给予的洗礼,让人感受到心灵的净化。“缘崖翳丛筱,一径出寒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生机与活力,通过“缘崖”、“丛筱”和“寒绿”的描绘,展现了秋季山林的独特魅力。

“颓阳忽西匿,朔吹振林木”描绘了夕阳西下,寒风吹拂树林的景象,既有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有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最后,“稍见烟中人,行行带归犊”以“烟中人”和“归犊”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生活的温馨与希望,让人在宁静的秋日傍晚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平静与和谐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