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疏星夜己阑,风凄露重逼人寒
出处:《壬寅仲秋二十有五日哭东莱先生之墓 其一》
宋 · 徐暄
缺月疏星夜己阑,风凄露重逼人寒。
邮亭破晓经行处,不似今朝酷鼻酸。
邮亭破晓经行处,不似今朝酷鼻酸。
注释
缺月:残缺的月亮。疏星:稀疏的星星。
夜己阑:夜深将近黎明。
风凄:寒风吹来凄凉。
露重:露水浓重。
逼人寒:侵入骨髓的寒冷。
邮亭:古代传递信件的驿站。
破晓:天刚亮。
酷鼻酸:极度悲伤,感觉鼻子发酸。
翻译
夜晚月亮残缺星星稀疏,已近黎明时分,风冷露重让人感到阵阵寒意。早晨走过破旧的邮亭,与今日的感受截然不同,心情悲凉如同鼻酸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的景象,"缺月疏星夜已阑",诗人以寥落的月色和稀疏的星点暗示时间已近黎明。"风凄露重逼人寒",通过冷风和浓重的露水,传达出深深的寒意,不仅天气寒冷,诗人的心境也显得悲凉。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在邮亭度过的那个清晨,"邮亭破晓经行处",那是一个特殊的早晨,可能与东莱先生有关,但现在回想起来,却感到格外辛酸,"不似今朝酷鼻酸",这里的"酷鼻酸"可能是形容心情极度悲伤,鼻子酸楚,难以言表。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秋夜的凄清和清晨邮亭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东莱先生深切的哀思和失去的痛苦。徐暄作为宋代文人,此诗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故人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