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时时幻作文于菟,寂寥恨得斯人晚全文

时时幻作文于菟,寂寥恨得斯人晚

出处:《赠中上座
宋 · 李彭
粲可仍孙本吴产,万遍莲花亦遮眼。
时时幻作文于菟,寂寥恨得斯人晚
我如叔夜七不堪,倦书羞学蠹书蟫。
已约东湖徐孺子,招公山北复山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彭所作的《赠中上座》。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高僧的敬仰之情。

首句“粲可仍孙本吴产,万遍莲花亦遮眼”以“万遍莲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佛法的深邃与广大,如同莲花般繁复而美丽,让人目不暇接,难以完全理解其深意。同时,“粲可”、“孙本”、“吴产”等词的使用,增添了诗文的文采和韵律感。

接着,“时时幻作文于菟,寂寥恨得斯人晚”两句,通过“文于菟”的形象(文于菟即虎豹,这里借指高僧),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追求和对高僧的渴望。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早些遇见这样的智者,表达了内心的遗憾和对佛法的向往。

“我如叔夜七不堪,倦书羞学蠹书蟫”则以嵇康自比,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和学识的谦逊态度。同时,通过“倦书”和“羞学”这两个词,展现了诗人对学习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敬畏。

最后,“已约东湖徐孺子,招公山北复山南”两句,以古代名士徐孺子为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高僧共同探讨佛法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山水自然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的热爱,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