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窗竹影,磔磔水禽声
出处:《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二首 其一》
宋 · 陆游
愁眼已无寐,更堪衰病婴。
萧萧窗竹影,磔磔水禽声。
捶楚民方急,烟尘虏未平。
一身那敢计,雪涕为时倾。
萧萧窗竹影,磔磔水禽声。
捶楚民方急,烟尘虏未平。
一身那敢计,雪涕为时倾。
注释
愁眼:忧心忡忡的眼睛。无寐:无法入睡。
更堪:更难以承受。
衰病婴:疾病缠身。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窗竹影:窗外竹子的影子。
磔磔:形容鸟叫声。
水禽声:水鸟的叫声。
捶楚:拷打,苦难。
民方急:百姓正遭受苦难。
烟尘:战争的象征,烽火。
虏未平:敌虏还未被平定。
一身:自己。
那敢计:怎敢自顾。
雪涕:流泪。
为时倾:为时局而悲痛。
翻译
心中忧虑无法入睡,疾病缠身更加痛苦。窗外竹叶萧瑟作响,水鸟叫声刺耳。
百姓受苦正深,边境战火还未平息。
在这动荡时局,我怎能只顾自身,只能流着泪为国事担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三月二十五夜达旦不能寐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和疲惫的情感。"愁眼已无寐"直接揭示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愁绪,"更堪衰病婴"则进一步强调了身体状况不佳和内心忧虑交织的困境。"萧萧窗竹影,磔磔水禽声"通过窗外竹影摇曳和水禽鸣叫的自然景象,渲染出深夜的寂静与凄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不安。
"捶楚民方急,烟尘虏未平"两句,诗人关注民生疾苦和社会动荡,表达了对百姓受苦和战乱未息的深深忧虑。最后,"一身那敢计,雪涕为时倾",诗人感慨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只能流下眼泪,为时局而悲泣,展现了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个人的失眠和病弱之躯,映射出时代的苦难,体现了陆游深沉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